1.
“我飞行十年,也两度踏入这个行业,又出来,进进出出,百感交集,辞职原因很多,也不外乎那些原因。说实话,这两年民航真的不好干,辞职的人很多,一是飞国际不能出去玩了,二是30多个小时穿防护服熬人,回来隔离又像蹲监狱,三是飞的少工资直线下降。
不过也劝人能熬就熬吧,出来也不好干,专科学历没点技能真不好找对口的工作,飞行经历能运用到的地方太少了,公司要人是能看你会啥,能带来啥?
没资源没技能,咱学的应急撤离真没处使,职业素养,抗压能力,情商应变那些都是你入职之后才看得见的。家里有钱有能力安排好工作的就另说了,一心创业的也不是没成功的,不过不多,自己掂量,在二线城市空乘学校上上课也不错,万八千的也有,肯定不如飞赚的多,作息稳定,自己衡量了,现在这个社会吧物欲横流确实很浮躁,不过讲真空乘确实不如老一辈那时候吃香了,现在其他行业九九六辛苦点,一万冒头也是常态,辞不辞职的看个人情况吧,两难境地,确实像围城,不过有些客舱部领导水平是不咋高,人性化管理确实有待提高。”
2.
“我入行十多年,怎么说呢,感觉已经很适应这份工作,也能很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旅客,偶尔的累是因为一些地面啊业务之类的事情,其实干啥都辛苦,抱着一份平和的心态,不要太逼自己,也不要有那么多情绪焦虑,自己管好自己,在工作上认真负责,能干就好好干,觉得因为这份工作,自己真的不是自己了,那就辞职,人活一世,有些东西真的,看开就好。”
3.
“飞了将近四年辞职了,不长也不短的时间,其实除非你有足够硬的自身条件,不然辞职以后你就只能放下一切重新开始,我辞职以后来到了一家国企做了一名行政部门的专员,现在在这家公司也工作一年了,刚开始来的时候,很多很多同事都会问我,为什么辞职,那么好的工作和高薪资,别人想进都进不去你怎么还辞职了,我好羡慕空姐之类的话。那到底为什么辞职我想只有我心里最清楚,我想人生都是不同的选择,我不可能像一些公司的大姐姐一样一飞就是3、40年,与其在30岁左右的时候迷茫,不如趁着年轻多出来学点东西,不然在航空公司就是温水煮青蛙一样。你出来以后就会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除了有一张脸蛋,和年轻的资本,说到底。自身条件还是要硬,趁着年轻,多学习。”
4.
“离职两个月了,现在在做销售,虽然辛苦点,但好歹生活规律了,虽然工资和最好的时候相比落差确实很大,但好在公司有足够的上升空间,能让我有前进学习的动力,没有多的专业技能就去学习,没有更高的学历我就去考,我相信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大家加油,但辞职之前一定要确定好后路,而且一定要多备几条后路,因为我当时考虑了一个半月也只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后路结果那个工作不合适还是辞掉了,那段时间真的难熬,觉得自己乘务员出来竟然什么都做不了,但好在我现在的领导非常好,也有人带着去做,同事们也都很nice,希望所有小伙伴都能遇到自己的伯乐,加油!”
5.
“飞了五年,辞职改行后做了HR,平时招人的时候也会看到很多有过乘务员经历的简历投递,但是航空公司出来后没有技能在身或者学历不高真的没有用,其实乘务员的收入在除销售行业外专科学历的工作中真的不算低了,所以导致很多人改行出来落差很大包括我自己前期也是心里无法接受或者给自己定位太高了,所以学历不高或者没有技能压身的小伙伴选择改行就要做好放下身段一切重新开始虚心接受的准备。”
看完这五位读者的经历,不知道你会想到什么?
其实我一直觉得,其他人或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对于另一个个体来说不重要,因为每当我们下意识的把自己代入到其他人的故事里时,依靠想象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对于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或者说都希望自己哪怕真的离职后,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但我们也知道,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是不可预知的,就像有一位读者说的:“我至今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冲动离职。”——除非,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你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拥有谦逊的品格,等等。
最终决定你要不要离职,不是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所谓的“压力巨大”,不是所谓的“管理模式落后”,而是你是否拥有这些优秀的素养。
一个成年人、职业的、必备的、基本的素养。
如果像昨天那篇文章里的故事一样,如果你认为由于自己的工作失误,不跟客户诚挚致歉,后续还要以道德绑架的方式获得客户撤诉原谅,被批评后还感到委屈去辱骂对方——在职场里,这种事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们总想让别人理解自己的不容易,可这个世界上,又有谁是那么容易的啊。工作干不好,天天想着让别人理解,理解的归理解,但大家还要不要进步了?
写这些不是劝人离职,只是看到很多明明很优秀的乘务员,或因为积怨、或因为冲动,选择离开这个岗位,感到有些可惜——希望你们做决定前认真仔细的考虑清楚吧。
成年人,做成年事。
来源:微信公众号“停机坪”(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